電話:0551-62672521
Q Q:455743647
郵箱:455743647@qq.com
網址:www.qxwjol.cn
僅有5名員工的日本企業 竟創造了這些奇跡
發布日期:2015-11-17 11:40:24
岡野工業位于東京都墨田區東向島,是一家只有5名員工的公司。這家城鎮工廠制造了許多全球首創的產品,比如,使手機小型化得以實現的鋰電池盒、注射時感覺不到疼痛的無痛注射針頭以及其他雜貨,等等。本文向大家介紹的是岡野工業的故事。
岡野工業股份公司
1972年,社長岡野雅行繼承了父親的公司,改名為“岡野工業”。盡管只有5名員工,但其憑借高尖的技術能力最終成長為全球知名的城鎮工廠。公司高超的技術能力甚至能滿足NASA訂單的嚴格要求,廣受全球客戶信賴。其受醫療器械廠商TERUMO的委托所開發的“無痛注射針頭”不僅在醫療領域頗為知名,普通大眾也都有所耳聞。由于社長“不希望公司發展得太大”的方針,公司一直保持只有5名員工的現狀。
岡野工業位于東京都墨田區東向島,是一家只有5名員工的公司。這家城鎮工廠制造了許多全球首創的產品,比如,使手機小型化得以實現的鋰電池盒、注射時感覺不到疼痛的無痛注射針頭以及其他雜貨,等等。
“我就像是小鎮醫生一樣,治療的都是大醫院所放棄的不治之癥。”
只有四坪半左右大小的辦公室兼接待室中雜亂地堆放著公司之前開發的產品與材料,從小生長在平民區的岡野雅行(時年75歲)爽朗的笑聲回蕩其中。
工廠接二連三向海外遷移,再加上經濟蕭條,讓城鎮工廠早已失去了曾經的活力。但是只有城鎮工廠才能體現出日本制造業的原點。接下來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岡野工業的故事。
岡野雅行生長在平民區的東向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他剛上小學五年級。岡野不喜歡學習,用現在的話來說是中學就退學了。岡野的父親銀次與他的性格迥然不同,是個典型的沉默寡言的工匠。銀次從戰前開始就經營著一家名為岡野模具制作所的工廠。當時,東向島附近擠滿了城鎮工廠。
不要偷竊別人的工作!
“雅行,你不要老是顧著玩,快來幫爸爸做點活,不然就不給你飯吃了喲!”
在母親的一再催促下,岡野從十八九歲時就開始幫忙家里的事業了。不久,岡野逐漸掌握了工作技巧。
“我不適合去學校學習,就只能靠這行當謀生了。”
岡野的這一想法十分堅定。他用旋床切削鐵棒,將其加工成各種各樣的形狀。身為一名工匠,當技術逐漸提高時,工作也變得有趣起來。
岡野在二十二、三歲時已經成為了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模具工匠了。
模具是指沖壓機中安裝的模件,分為凸模與凹模兩種類型。將凸模與凹模的模具分別安裝于沖壓機的上下兩面,中間放置金屬板,通過機器沖壓,使金屬板成型為產品。
然而模具工廠接手的工作只不過是使用模具的沖壓工廠的外包業務。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沖壓工廠的工作要更好。因為使用相同的模具可以制造出許許多多不同的產品。
抱著這一想法的岡野在二十五歲之后,對父親提出不想光制造模具,還希望可以著手制造沖壓機。
“不行。沖壓工廠是我們的老顧客。不要偷竊別人的工作!”
生于明治時代的父親頑固地不肯讓步。但岡野希望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以便今后隨時可以從事沖壓機的制造。
“既然如此,就請在每天工作結束后的晚上到第二天早上這段時間,把工廠借給我吧。”
“孩子他爸,既然孩子都說到這個地步了。反正他過幾天就會厭倦的,就借給他吧。”
母親在一邊幫著岡野說話。
“記得自己付電費!你這家伙!”父親勉強答應了讓岡野使用工廠。
在沖壓加工當中,有些產品通過一次沖壓就能成型,但是復雜的產品則需要將金屬板沖壓多次,才能逐漸成型為產品。也就是說加工工序會有所增加。在產品成型之前需要沖壓幾次,以什么順序沖壓,這正是沖壓技師大顯身手的地方。
“你還真是很用心研究呀。不錯不錯。話說沖壓技術的發源地德國有一本介紹沖壓基礎的書,叫作《沖壓便覽》,你去看看那本書,值得參考。”
隔壁一位疼愛岡野的老人給他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岡野馬上購買了那本德語書。盡管看不懂德語,但他如癡如醉地研究了書中的圖樣與照片,這樣自然掌握了其中的內容。岡野的沖壓加工技術逐漸提高了。
他人無法做到的深沖加工與自動化機械
在20世紀6070年代的經濟高度成長期,現今主要在中國制造的零件當時幾乎都是由日本的城鎮工廠制造的。在那個時代,就算不會高難的技術也能接到足夠的工作。
“如果是接一些沖壓工廠不愿意接的高難業務與廉價業務的話,就不算是偷竊老顧客的工作了吧。”
所謂沖壓工廠不愿意接的高難業務——岡野注意到的是不銹鋼的深沖加工。深沖是指制造長度為其口徑10倍以上的產品的沖壓加工。岡野接受了油點火器外殼的制造業務。這一業務需要用沖壓機8次沖壓堅固的不銹鋼板,逐漸加工為外殼。也就是說,需要制造共計16個凸模與凹模的模具,通過8次沖壓,才能做出油點火器的外殼。
“深沖加工在沖壓技術中也屬于很難的加工方法了。岡野你又沒有跟著師傅學過,你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做到深沖加工的呢?”
“關鍵是油。只有使用好的潤滑油,才能做到深沖加工。我研究了油,試過了黃油、豬油、肥牛肉油、洗衣油等各種各樣的油。”岡野看著客戶不敢置信的表情,微笑著說。
岡野工業就像擁有秘傳“調料”的飯館一樣。岡野發明的特殊潤滑油使得很多產品的全球首創開發變為可能。
“岡野說連廉價的業務也接……”
“嗯,腦袋要會使才行。如果是純手工作業的話肯定不劃算,但是如果用自動化機械的話,就能輕松完成了。”
岡野還嘗試著制造將模具與沖壓相結合的自動化機械。他使用自動化機械所完成的第一份工作是制造過去收音機與電視機的零件中所使用的消除雜音的四方型筒狀鋁盒。將鋁板沖壓為筒狀并切割,打一些必需的孔。岡野在20世紀60年代后半期的三四年時間里用自動化機械制造該零件,銷售額得到了飛躍性的成長。當電機廠家將工廠搬往臺灣時,岡野制造了四臺這種自動化機械供應給他們。
“話說回來,自動化機械還真是能賺錢啊。”
聽到經常出入東向島工廠的人們的這一感慨,岡野用一種理所當然的語氣回答道:“比方說,總共用2000萬日元采購模具材料與沖壓機、附屬品。我們本來就是模具工廠,所以能制造出別人沒法模仿的模具。然后將模具安裝進沖壓機中。接著只要加工為可以簡單地制造產品的機器設備,夸張一點說賺個一億日元都不稀奇。”
至今為止,岡野親自制造的機械設備賣出了100種以上。
鋰電池盒的開發
1972年,岡野繼承了父親銀次的公司成為社長,并將公司改名為岡野工業股份公司。公司銷售額有所增長,但他不惜成本地進行了投資。
客戶的訂貨負責人、同行、特意來購買岡野特制沖壓油的人、熟人、朋友……許多人訪問了岡野工廠的辦公室,坐在沙發上與其暢談良久。
“看上去岡野先生您買了新材料后一直在浪費啊……”
“是的,至今浪費了一萬份材料。浪費的材料費也有好幾億日元了。”
聽了岡野的回答,對方目瞪口呆。
岡野注視著他接著說:“工匠不是做學問的。在經歷了失敗之后,才會逐漸掌握技術。我做的是別人從來沒有做過的工作。所以失敗肯定是不計其數的,還要舍得花錢。”
如果說機械設備的制造銷售是屬于額外收入的話,運營公司的穩定收入支柱則是日用雜貨的制造。在中國制造業發展起來之前,口紅盒、打火機、文具等產品的制造是墨田、江東、足立、江戶川區的支柱產業。
“岡野,能不能做出這種感覺來?”
“好的,是這種感覺對吧?”
雜貨的生產制造當中有許多無法用圖紙表現的要求,比方說“做出這種感覺”等。岡野十分擅長將客戶的想法與感覺巧妙地融入產品當中。
然而,這種模擬技術將如何在即將到來的高科技時代存活下來呢?
在岡野成為社長之前的20世紀60年代后半期,他曾經接過一份日用雜貨的業務,制造了直徑約1厘米左右的小鈴鐺。這份工作需要很高的技術,他運用加工鈑金的技術,將金屬板折斷、壓卷。花費了大約三年時間,通過18道工序,終于將鐵板壓為圓形,制造好了鈴鐺。而在制造鈴鐺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技術為岡野以后的事業帶來了莫大的成功。
到了90年代,鋰電池的開發步入正軌,促進了手機小型化的發展。以深沖技術聞名的岡野接到了制造鋰電池盒的業務。為了防止液體泄漏,盒子最好是用單塊不銹鋼進行加工,但是當時幾乎沒有沖壓技師可以做到不銹鋼的深沖加工。
“岡野,你能做到嗎?”訪問工廠的訂貨負責人詢問道。
“我以前在制造油點火器外殼時用過深沖技術,這技術本身不是什么新玩意。”岡野輕松地回答道。
他所制造的板狀盒子口徑約為5毫米。盒子長度約為47毫米。以岡野的試制品為模板,使用自動化機械可以進行流水線生產,于是鋰電池盒走上了量產之路。而且,鋰電池盒的材料也由不銹鋼進化為鐵板。但是,如果在深沖后再為鐵盒鍍層的話,盒底邊角會出現鍍層不均勻的現象,并導致腐蝕。
“在深沖加工時,需要不揭下事先鍍好的3微米鍍層,可以做到嗎?”
“雖說不銹鋼加工與鐵板加工有著猶如咖喱飯與炸蝦大碗蓋飯般的天壤之別,但我還是有信心挑戰一下。”
最終岡野順利完成了這一業務并成功量產化。岡野作為手機普及的功臣,受到了媒體的追捧,一躍成為了當時的知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