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美女裸体福利视频_日韩视频区_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观看视频_亚洲—本道中文字幕东京热_成人性生交大片勉费4_亚欧美视频_欧美成人一级_97中文字幕第三_天天摸天天爽日韩欧美大片_视频在线免费播放_欧美极品中文字幕_黄在线观看免费_狠狠撸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_精品亚洲国产成人蜜臀av_亚洲成av人影院无码不卡_久久国产精品欧美_亚洲另类无码专区国内精品_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_www.狠狠艹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112條!您在找的財政獎補支持政策都在這里(下)

發布日期:2019-08-27 15:16:29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清單(2019年8月版,282條)財政獎補支持政策(112 條)

(1-60條)http://www.qxwjol.cn/Home/Article/Index/id/2659

61. 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和技術轉移機構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技術經紀人等對國內外先進技術成果進行尋找捕捉,對尋找捕捉科技成果在皖轉化并產生效益的機構給予獎勵。(皖政〔2018〕105號,省科技廳負責)

62. 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線上公共服務(通關)平臺,推動中國(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線上公共服務(通關)平臺覆蓋全省,對服務跨境電子商務企業50家以上、年在線交易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線上公共服務(通關)平臺運維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單個平臺可達100萬元。(皖政辦〔2018〕46號,省商務廳、省財政廳、合肥市政府負責)

63. 鼓勵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面向全省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開展報關報驗、物流、退稅、結算、信保、融資等綜合服務或提供代運營等專業服務,對服務跨境電子商務企業30家以上或年在線交易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平臺給予資金支持,單個平臺可達300萬元。(皖政辦〔2018〕46號,省商務廳、省財政廳負責)

64. 支持建設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對取得中國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并符合跨境支付標準、在我省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結算、年線上結算交易額超過2億美元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給予一次性資金支持,單個支付平臺可達100萬元。(皖政辦〔2018〕46號,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外匯管理局負責)

65. 支持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建立境內線下體驗店,對營業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經營滿1年、年進口商品在線銷售額超過100萬美元的,按照100元/平方米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建設資金支持,單個企業可達50萬元。(皖政辦〔2018〕46號,省商務廳、省財政廳負責)

66. 鼓勵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建立境外線下體驗店,對營業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經營滿1年且年在線交易額超過100萬美元的,按照當年固定資產投入的10%給予一次性建設資金支持,單個企業可達100萬元。(皖政辦〔2018〕46號,省商務廳、省財政廳負責)

67. 積極復制推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政策和成熟經驗,加快培育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和生態圈。鼓勵各地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立“眾創中心”“本地化服務中心”等跨境電子商務孵化平臺,對經認定的省級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給予一次性資金支持,單個園區可達200萬元。(皖政辦〔2018〕46號,省商務廳、省財政廳、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68. 支持郵政、快遞公司提升跨境公共服務能力,對郵政公司通過合肥國際郵件互換局的跨境電子商務郵件量、快遞公司通過合肥國際快件監管中心的快件量年超過50萬件的,同比每增加1個百分點給予2萬元資金支持,單個公司可達50萬元。(皖政辦〔2018〕46號,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集團安徽省分公司負責)

69. 鼓勵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建設公共海外倉,對建設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且年倉庫貨物交易額1000萬美元以上,按當年固定資產投入給予5%的一次性資金支持,單個企業可達200萬元。鼓勵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租賃公共海外倉。(皖政辦〔2018〕46號,省商務廳、省財政廳負責)

70. 支持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用于開展網購保稅進口業務的保稅倉,單個保稅倉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且年倉庫貨物交易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給予固定資產投入5%的一次性資金支持,單個企業可達200萬元。(皖政辦〔2018〕46號,省商務廳、省財政廳負責)

71. 鼓勵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租賃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保稅倉開展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對年進口商品在線銷售額200萬美元以上、保稅倉年使用費用超過30萬元的,給予實際費用10%的資金支持,單個企業可達20萬元。(皖政辦〔2018〕46號,省商務廳、省財政廳負責)

72. 注重跨境電子商務實際操作人才隊伍建設,將跨境電子商務從業人員培訓納入全省補貼性就業技能培訓工種目錄,參訓人員經培訓合格的,可按1000元/人申領培訓補貼。鼓勵校企聯合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實訓基地,加強跨境電子商務操作技能培訓,鼓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對具備資質的社會培訓機構,根據其年度培訓人數、培訓合格率、培訓后留在省內就業人數等因素,給予承訓機構可達10萬元資金支持。(皖政辦〔2018〕46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負責)

73. 對我省仿制藥項目獲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并在省內實施的,可以直接納入省重大新興產業專項予以支持。(皖政辦〔2018〕48號,省科技廳負責)

74. 切實落實鼓勵企業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政策措施,對完成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每個品種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單個企業最高可達300萬元。(皖政辦〔2018〕48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75.對本省企業實施境外企業并購,其獲取的新技術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且在省內轉化投資新建項目的,按并購標的額的5%進行補助,單項并購補助最高可達3000萬元,同時境內建設項目不再享受其他條款政策。(皖政〔2017〕51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76.支持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對規模以下高新技術企業首次達到規模以上的,獎勵10萬元。對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的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近3年主要貢獻指標年均增速不低于20%、上一年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的,一次性獎勵100萬元。(皖政〔2017〕51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77. 對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建立的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研發活動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情況評估獲優秀等次的,一次性獎勵50萬元。(皖政〔2017〕51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78. 對企業實施符合《工業“四基”發展目錄》總投資3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強基技術改造項目,按照項目設備購置額的8%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可達50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79. 對企業實施符合《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投資指南》的項目,其3年期(含)以上貸款,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40%給予貼息(與工業強基項目設備購置補貼不重復享受),單個項目貼息期不超過3年,貼息總額最高可達50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80. 對主導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的企業,分別給予每個標準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單個企業標準獎補總額最高可達15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81. 經省認定的百級潔凈廠房(含A級GMP廠房)每平方米補助1000元;千級潔凈廠房每平方米補助500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82. 對獲得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經省認定的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分別給予企業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對通過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83. 對省認定的煤礦、非煤礦山安全和信息化改造項目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300萬元、5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84. 對獲得國家、省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對認定的“安徽工業精品”,每個給予一次性獎補2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85. 對獲評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質量標桿企業、中國質量獎、中國工業大獎、產業集群區域品牌的企業(示范區),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86. 對獲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對認定的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標準化示范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87. 對在工業領域實施節能環保“五個一百”專項行動中,被評價為優秀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對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對獲得省級綠色工廠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88. 對獲得國家級、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對獲得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89. 對認定為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的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對認定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的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90. 對在我省新注冊成立為總部的大數據企業,注冊資本金(實際到位,下同)在1億元至10億元且營業收入超1億元的,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10億元以上且營業收入超2億元的,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91. 對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1000億元、500億元、100億元、50億元和新進入全國制造業500強、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企業領導班子100萬元、80萬元、50萬元、3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其中法人代表不少于40%。(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92. 對獲得國家新型工業化“優勢產業示范基地”“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10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93. 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300萬元、50萬元。對獲得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94. 支持制造業中小企業開展設備融資租賃業務,采取補貼等方式,對融資期限3年期及以上業務,按照融資規模8%的比例對融資租賃中小企業進行補貼,每戶企業最高可達500萬元。(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95. 實行新增制造業用地彈性出讓年期制。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現有制造業企業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按有關規定不再增收土地價款。(皖政〔2017〕53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96. 鼓勵省內企業與學生、職業院校簽訂緊缺工種技能人才定向培養協議,并按月發給定向培養生在校學習補助,企業所在地政府給予對應補助。(皖政〔2017〕54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97. 到2021年,培養高級技師和技師不少于3萬名、高級工不少于37萬名,按高級技師5000元/人、技師3500元/人、高級工2000元/人的標準,給予培養單位或職工個人研修提升補助。(皖政〔2017〕54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98. 到2021年,從企事業單位遴選1500位技能名師,開展名師帶高徒活動,按2萬元標準給予名師一次性帶徒津貼,帶徒協議期限不少于2年。(皖政〔2017〕54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99. 選擇一批大中型企業,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按企業支付給職業院校培訓費用的60%給予企業補助,每人每年補助標準最高可達6000元,最長補助期限為2年。(皖政〔2017〕54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100. 企業從省外引進急需緊缺的高級技師、技師,根據引進方式和勞動關系建立形式,按企業支付給個人的工資薪金總額(稅后)的20%給予個人補助,補助發放形式和補助期限由各市確定。(皖政〔2017〕54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101. 企業引進外省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隊選手、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選手,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安排在關鍵技能崗位工作的,按支付給個人工資薪金總額(稅后)的50%向所在地政府申領引才補助,補助期限由各市確定。(皖政〔2017〕54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102. 支持各地、各有關部門舉辦職業技能競賽,對納入年度計劃的省級競賽,給予5-10萬元賽事補助。(皖政〔2017〕54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103. 加大對參與國際技能賽事的獎勵力度,對在世界技能大賽中獲得金、銀、銅牌、優勝獎的選手,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5萬元、10萬元獎勵;給予代表中國隊參賽選手5萬元獎勵,并給予受獎勵人員的專家團隊對應獎勵。(皖政〔2017〕54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104. 對國家認定的每屆世界技能大賽主、副集訓基地分別給予500萬元、300萬元支持。到2021年,每年認定6個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個新興產業省級綜合競賽基地、20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分別給予每個200萬元、200萬元、10萬元補助。建設5個省級示范性公共實訓基地,結合區域規劃、產出績效,給予每個3000萬元支持。(皖政〔2017〕54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105. 支持符合條件的招商引資企業申請“三重一創”、制造強省、科技創新、技工大省等各類專項扶持資金。對重大產業項目,參考項目落地成本、投資進度、投產情況、生產經營狀況和對經濟發展貢獻度,分別在項目開工、投產和達產后,可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皖政〔2017〕70號,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負責)

106. 實施能源汽車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對經審核認定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給予承擔單位投入最高50%的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金額最高3000萬元。補助資金采取分期分批撥付方式,項目啟動后撥付40%,中期評估通過后再撥付50%,項目完成并通過驗收后再撥付剩余10%資金。(皖政〔2017〕110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107. 省新設立獨立法人生產企業、實繳資本達到1000萬美元或1億元人民幣以上,并用于本省項目投資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跨國公司、國內整車10強企業、關鍵零部件(電池、電機、電控、裝備、材料)10強企業,經認定后,每實繳1000萬美元或1億元給予300萬元的獎勵,獎勵金額最高5000萬元。獎勵資金用于企業在皖投資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項目建設、設備購置、研發投入等。(皖政〔2017〕110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108. 新主導制定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對省內企業每新上1個新能源汽車產品公告的新能源商用車銷售達到100輛,或者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達到2000輛的,省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列入《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的企業,省給予一次性獎勵200萬元。(皖政〔2017〕110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負責)

109. 新能源汽車(分乘用車、商用車兩類)銷量占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比重比上一年度增長0.5個百分點及以上的省內企業,省給予一次性獎勵500萬元,連續3年銷量環比增長0.5個百分點及以上的,再獎勵1000萬元。對年銷售新能源商用車分別達到1000輛及以上,或者新能源乘用車達到10000輛及以上的省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省分別再給予一次性獎勵300萬元、500萬元。(皖政〔2017〕110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110.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油茶企業,省財政一次性獎勵50萬元。(皖政辦〔2017〕72號,省林業局負責)

111. 林業增綠增效行動的新造油茶林,省財政按每畝5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補,在此基礎上,再對國家級和省級貧困縣(市、區)按每畝1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皖政辦〔2017〕72號,省財政廳負責)

112. 對于3年期(含)以上,用于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的小微企業固定資產貸款,省級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40%予以貼息,每戶企業貼息金額最高可達500萬元。(皖政辦秘〔2017〕229號,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安徽銀保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

關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