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551-62672521
Q Q:455743647
郵箱:455743647@qq.com
網址:www.qxwjol.cn
安全裝置是決定汽車安全水平的因素
發布日期:2016-08-15 10:10:27
汽車安全是一個綜合的指標,不僅體現在基礎設計、材料、制造、工藝等產生出一輛汽車產品的各個環節上,而且還體現在該輛汽車所匹配的各類主、被動安全技術裝備上。
通常而言,越是簡單的安全裝置,對于車內乘員的保護作用越大。例如,型式上最為簡單的安全帶,就是對乘員最好的保護。統計資料顯示,安全帶的保障程度高居各安全裝置之首。而且不僅是駕駛者的安全防護,還包括后排乘員在內的其他乘員,可以說小小的安全帶在保證人身安全方面仍然是最有效的被動安全裝置。
另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因素是車內座椅。這個一般根本就不可能被人稱為安全裝置的最常用功能件,在C-NCAP管理規則從2012版開始被加入到鞭打試驗的測試內容之后,它的安全指示意義其實已越來越明顯。在專業人士眼里,汽車座椅在C-NCAP的各項碰撞試驗中一直發揮著作用。
記者注意到,在C-NCAP管理規則2015版規則下,部分車型就是在鞭打試驗中現了“原形”。例如,在2016年第一批發布的那個C-NCAP有史以來第一款1星級車,就是在鞭打試驗中獲得了0分。同時,2016年第二批發布的一個獲得3星級評價的車,也在鞭打試驗中得到0分的成績。在2015年第三批發布的一個進口韓國車上,也沒能看到較好的結果,該款車以1.03分的鞭打試驗得分和25.75%的得分率而使乘員頸部在可能的追尾事故中處于危險狀態。
究其成績差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肯定是座椅的問題。記者了解到,在上述三個C-NCAP試驗評價車型中,那個獲得1星級評價的駕駛座椅來自國內一家本土供應商,那個獲得3星級評價的駕駛座椅來自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而那個韓國進口車的駕駛座椅來自韓國大宇旗下的一家供應商。將來C-NCAP是否有必要對諸如安全帶、安全座椅等進行單獨測試,如果這些安全部件的問題太多之后,肯定將是一個要討論的話題。
其實,不僅是汽車座椅,包括安全帶、安全氣囊、安全氣簾,以及車內的其他主、被動安全約束系統和裝備,與車身總體的安全設計框架和車身覆蓋件一起,在發生碰撞事故時將共同構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
例如,在C-NCAP評價有關假人乘員的安全防護分析方面,一般用不同的顏色標示出不同的得分范圍,綠色通常表示滿分,淺黃色表示1/2滿分至滿分,深黃色表示0分至1/2滿分,紅色表示0分。如果在相關測試中人體的某一部位被標上紅色,即獲得了0分的評價,一般意味著該部位在實際交通事故中有可能受到嚴重的傷害。
在C-NCAP的三項碰撞試驗和一項鞭打試驗中,得分率低的車型,有的不止會在一個部位被標示出紅色,多的甚至在三、四處被標示出紅色。紅色過多,從不好的方面說已經不是這輛車要賣多少的問題,而是它要不要賣、應該不應該賣的問題。如果一款車的假人乘員頭部、頸部、胸部、腿部在同一次試驗中均被標上了紅色,敢買這樣車的消費者確實需要拿出勇氣。
如果相關廠商不在之后對該車型的改進設計中加以考慮,尤其是對其他新產品的設計中不分析出原因,也不吸取經驗,那么很可能在后續的車型中同樣會存在相應的瑕疵,從而可能在真實的交通事故中不能很好地保護乘員的安全。以上改進,同樣也包括相關被動安全設施的改進,包括更換掉不合格安全裝備供應商的不合格產品。
主動安全方面,隨著包括C-NCAP在內的世界各地NCAP組織的不斷推進,相應的主、被動安全技術也一直進行著升級。如在目前的C-NCAP管理規則中,電子穩定程序ESC作為一個主動安全加分項,于2012版納入C-NCAP管理規則之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車輛對此項技術進行了匹配,甚至是標配。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C-NCAP最初的2006、2007年的測試評價中,自主品牌相關車型在其車輛技術參數配置表中,經常出現的現象是“一有其余皆無”,即不少車型只有一個駕駛側安全氣囊,而側面安全氣囊、安全氣簾、安全帶預緊器、安全帶限力器、駕駛側安全帶提醒裝置、乘員側安全帶提醒裝置、兒童座椅ISOFIX安裝接口等均沒有,有的最為簡陋的車甚至連駕駛側安全氣囊也沒有。從這樣的配置水平進展到目前的程度,C-NCAP在促進車輛安全配置升級方面確實功不可沒。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歐洲NCAP已經將行人保護、AEB緊急自動制動技術納入測試評價之中。接下來,2018版C-NCAP管理規則也在考慮將該兩項納入。與ESC不一樣的是,AEB將根據裝在不同車輛上的實際效果進行實際測試,行人保護也要根據規則進行頭型和腿型的相關測試,最終將以什么型式和權重納入到評價體系之中,可能是決定各車型在2018版C-NCAP管理規則獲得高分評價結果的關鍵。
至于一些智能技術在車輛上的安全作用,大多數相關技術都可以應用在車輛上,并且將起到非常有效的保護作用,比如比較典型的車道偏離提醒(控制)技術。從技術理論上說,中國相關廠商目前可能不會輸給任何一個國家,但若從產業化的角度出發,我們在汽車安全相關核心技術上的產業化程度還很不足,這將是C-NCAP促進國產核心技術產業化的下一個課題。